格格党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匡政之路 > 第二百七十八章 突飞猛进的渠江县(一)

第二百七十八章 突飞猛进的渠江县(一)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听着各种嫉妒羡慕恨,苏望不由撇撇嘴,你们以为人家傻,可实际上人家不知道多精。

首先,捐款妙华古观对他们而言是福荫子孙的善事,肯定会抢着做。在九里溪、香炉山修别院也是给灵妙子、郭德安两位大师面子,结下善缘。

其次,在这洞天福地的别院内住着,离两位大师又这么近,多沾些“仙气”,肯定能多活几年。这些富翁现在的财富都只是数字而已,求的也只有那么几件事而已。

最后,其实这些富翁算得很清楚。渠江县向灵妙子和诸位富翁写下了书面保证,除了三十五处风水宝地和余下的十一处修建紧凑度假屋外,不再开发其它的建筑物。有灵妙子、郭德安这两尊大神在,妙华古观只需再经营一段时间,肯定是一处“胜地”,届时这些建筑物就值钱了,有钱都买不到。同样是来参拜大师,你住度假屋或者更远的酒店,我住自家的别院,高下顿现。

苏望主持开发公司的会议,通过决议千一百五十万,一半分给参股的村民。十一个行政村不到两千户,每户分也能分到一万多,这对于一向贫困的村民而言不能不说是一笔巨款。剩下的一千五百万用于开发公司的投资,如为家政服务和保安公司进行人员培训和装备配置;修建度假屋;购买安保设备和器材,初步建立安保网络;建立多处野味“半人工养殖基地”;在齐家坳乡政府所在地修建一栋上级别的酒店,在九里溪、香炉山旅游区配套建设上先走一步。

蔡威大喜之下严守苏望的叮嘱,只是告诉准备拿钱买地的富翁们,欢迎他们一个月后到渠江县参加“拍卖会”。

接到电话的苏望没有蔡威那么激动。当初胡益长他们拍摄的纪录片经过精心剪辑,在灵妙子等人的推荐下在岭南、香江电视台播放后可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苏望的底气也是来自这里。

留守在家的苏望忙着另外的事情。首先他确定那四十九处“地皮”的所属权,因为那些地方以前都属于“荒郊野外”,属于各村的集体山林地。苏望将九里溪、香炉山范围的十一个自然村组织起来,组成了妙华旅游开发公司,确定股权,选出董事会和监事会以及聘用管理层。

开发公司成立了,各人员也到位了,在苏望的指导下开始紧张地准备。其主要工作有四,一是组建所属的建筑施工队,准备妙华古观扩建、其它建筑修建和基础配套设施修建工作承接力所能及的工程,一方面可以赚部分钱,另一方面是通过这些工程对队伍进行锻炼,以便旅游区成立后转为建筑和设施维修队。

二是组建家政服务公司。富翁们在九里溪、香炉山修建了“修仙别院”,小住的时间需要吃喝拉撒,不在的时候也需要人照顾。那么保姆、园丁等等自然可以聘请当地的家政服务公司,即便宜又省心。

三是组建保安服务公司,九里溪、香炉山范围这么广,又是深山野林,你总得给人家足够的安全感不是。那么以十五个村的民兵为基础的保安服务公司就必须承担起这个重任。当地村民对这里的环境是非常熟悉的,那里人可以过,那里连兔子都过不了,他们门清。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日夜巡逻路线和岗哨位置,再安装从国外引进的先进安保设备,这肯定会让那些富翁放心,那么不菲的服务费你总得交吧。不过人家能舍得花大钱在这里建“修仙别院”,这点服务费还真不放在眼里。

四是组建农产品公司。人家来九里溪、香炉山吃住,总得品味当地的特产吧。苏望指导开发公司组建农产品公司,设立农产品培养基地,野鸡、野兔、野菜等等野味可以“半人工养殖”,也就是利用当地的环境进行自然养殖,只是多些人工时不时地照看。这种食品比后来鼓吹的所谓绿色食品要强多了。

开发公司各项工作在有条不紊地开展着,妙华古观扩建工作也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上百位岭南、香江、甚至宝岛的富商们纷纷如期赶到渠江。他们的身价加在一起比朗州市一年的gdp要高得多,一时震惊了整个荆南省。[]匡政之路278

接下来的拍卖会又让人跌了一地的眼镜。一等风水格局的地皮平均卖价两百七十万,风水最好的一处拍出了五百一十万的“天价”。二等风水格局的地皮平均卖价一百零五万,三等风水格局的地皮均价六十五万。

四千一百五十万呀,老天爷,这都快赶上一个县一年的财政收入。这可还只是买地皮,届时修建别墅等建筑还要钱,每年还要交一笔不菲的“物业管理费”。这些人就算是有钱,也不能这样花啊。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