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匡政之路 > 第三百零二章 苏书记的新秘书(一)

第三百零二章 苏书记的新秘书(一)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但是刘希安对于能成为苏书记秘书,除了渴望之外,内心深处还多了一份纠结。只有极少数人知道,刘希安曾经跟苏书记是同学,当初他们俩都是副科级时,曾经在“郎州地区供销系统93年优秀干部培训班”一起学习过。

比苏望大两岁的刘希安培训班结束后就回去担任招郁县供销社棉麻公司副经理,然后花了两年时间“神速”地当上副科级的县供销社棉麻公司经理。96年,机缘巧合,被人赞誉为“年轻有为、前途远大”的刘希安被借调去了市商业局,98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事业单位编制的副科级确定为正式行政编制的副科级,但被下派到榆湾区商业局。碾转一段时间,终于找到机会调入了榆湾区委办公室,到如今已经三年多时间了,可级别却八年如一日地徘徊在副科级,现在他的名头也只是榆湾区委办公室综合科副主任科员。

刘希安一直把这几年声名鹊起的苏望当成是另外一个人。当初在培训班里刘希安跟苏望同一宿舍,两人的关系还算熟络,但随即苏望便脱离了供销系统,因此他跟培训班同学们的联系也很少,没过两年,刘希安就几乎淡忘了这位“同学”。直到01年,一直保持联系的培训班同宿舍另一位同学,已经担任舞阳县供销社副主任的章啸天一天来市区开会,找刘希安吃饭叙旧,提及苏望,他才知道朗州市的这么一位风云人物就是当初培训班的那位同学。但榆湾区跟渠江县隔得远,苏望再位高权重,离刘希安也很遥远。

但是想不到,才过去一年多,这位同学居然成为榆湾区的一把手。这让刘希安又惊又喜,可是他是知道分寸的人,知道这个时候说不定苏书记都已经忘记了自己,贸然凑上去,只怕是自讨没趣。所以有时候,刘希安也只能感叹一句各人机遇不同来安慰自己罢了。

刘希安还觉得,随着苏书记在榆湾区日久,吕主任负责的事情越来越多,好像离苏书记越来越疏远了,其实也说明吕主任越来越得到苏书记的信任,这位区委大管家越来越被放心地使用

因此,刘希安不管旁人背后如何议论吕广源,都不掺合,有时候还以维护的态度为吕主任说几句好话。刘希安首先对吕主任抱有好感,而且认为他不会就此去势;其次,他也是为了自己安全着想,吕广源作为区委大管家好几年,下面难道不会有耳目?你知道旁边的哪位同事刚刚还在跟你一起悄悄腹诽吕主任,一转背就把你的话汇报上去了。

看到刘希安不为所动,宋强军叹息了一句道:“其实小刘你的才华在我们办公室也是数一数二的,这次没得到机会,老哥哥真是替你叫屈。”

不管对方这话是真是假,刘希安都说了一声感谢。

上周,苏书记好像从一系列繁忙的事务中抽出空来,终于要把秘书确定下来。他交给王贵河两个题目,让他发给指定的七个候选人。刘希安、陈荣华都是其中一员。

两个题目之一是写一篇很普通的发言稿,主题不限,只是指明是在工作协调会议上用的;之二是就榆湾区工农业布局写篇论文。而时间也留得很充裕,足足有三天。

刘希安琢磨了两天,觉得苏书记第一个题目是考察候选人的文笔,这是做秘书的基本功。但是他认为,苏书记只是要选一个基本功过关的秘书,并不是要选什么优秀笔杆子。苏书记自己本身就是一位笔杆子高人,在《荆南日报》乃至《团结日报》上发表文章简直用“令人发指”来形容了,那还需要一位优秀笔杆子给他写文章。再说了,组织部张宙心部长也是省里都出名的笔杆子,有什么文章人家两位配合着写就行了,还需要你一个秘书来掺合什么。

基于对第一个题目的想法,刘希安推测苏书记的第二个题目表面上出得很大,实际上是考察各秘书人选对榆湾区情况的熟悉程度。人家苏书记是荆南省乃至全国都出名的经济建设高人,在渠江县搞得经济建设和基础建设发展规划,一些国家级刊物和省委党校都拿来当典范讲解,还需要你一个秘书给他出谋划策?苏书记选的是秘书不是顾问好不好。

刘希安把两个题目包含的深意想明白后,便有针对『性』地写了两篇文章。完全不同于其他秘书人选那花团锦簇的发言稿、气势磅礴的规划论文,刘希安的文章写得很朴实,却言之有物。不过这两篇文章交上去后,刘希安从匆匆浏览一遍的王贵河眼里看到一丝不屑,心里倒是犹豫难安了几天,甚至有点后悔,或许自己的猜测是错的。[]匡政之路302

对于能成为苏书记的秘书,刘希安跟其他六位候选人一样都充满了期望。所有在机关里的人都知道,能成为领导的秘书,尤其是一二把手的秘书,简直就是踏上一条青云之路。就拿罗书记的秘书耿务实来说,虽然罗书记突然因病去职,来不及安排他。但苏书记顾及情面,上任没多久就把他调任为甲鼎镇党委副书记,其他常委和区委大院的人不仅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是正常的,还觉得一下子迈进实权正科级的耿务实其实有点亏了,要是罗书记还在榆湾区一段时间,他可能会能更前进一步。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