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五代十国往事 > 五代十国往事 第851章 最后的屏障(下)

五代十国往事 第851章 最后的屏障(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随后,凶神恶煞的禁军将士们就把范质、王溥推推搡搡地带到赵匡胤面前。

赵匡胤一把鼻涕一把泪(呜咽流涕),说自己深受世宗厚恩,不敢辜负,只是遭遇兵变,他们非逼着我走到这一步,你说,这可咋整?

这时候,罗彦瑰手按佩剑,厉声说道:“我辈无主,今日须得天子!”赵匡胤连忙喝叱,不得无礼于宰相。赵匡胤越是怒斥,罗彦瑰等将士就越上脸。

“质等相顾不知所为,王溥降阶先拜,质不得已亦拜。”

赵匡胤称帝后,对范质保持了最大的敬仰,多次号召朝臣向范质同志学习,亲口誉之“真宰相也”。

如果李涛真的当了宰相,也许就会有第三个精准预言——赵匡胤夺权。

只可惜,柴荣终因放不下私人恩怨,至死不让李涛当宰相。

2,“欠世宗一死”范质

范质是位“官二代”,父亲范守遇是郑州防御判官,9岁能作文,13岁就能收徒讲授《尚书》,后唐明宗时进士及第;后晋时被宰相桑维翰相中,提拔为自己的幕僚,后为翰林学士、知制诰;石重贵的“十五将御辽”诏书就出自范质之手;后汉时的诏书几乎全部出自范质,被郭威赞为“宰相器也”;郭威称帝后,果真提拔他当宰相。

前文已有详述,在此一笔带过。

大宋建立的第四年(964),范质病逝。赵匡胤等人纷纷表示了惋惜,给予了他很高的评价,然而赵光义却对范质留下了一句流传千古的评语——“但欠世宗一死,为可惜尔”。

前文已经分析过赵匡胤集团为“陈桥兵变”所做的种种努力,或者说阴谋,总之,不能识破并阻止赵匡胤篡权,不能算范质的过错,这口锅实在太沉重,而且宋朝人为了维护赵匡胤的光辉形象,也不愿过多渲染范质的无力和赵家班的巨大能量。因此,赵光义的讽刺挖苦尤为一针见血。

你无力阻止赵氏登基,但你可以宁死不屈、殉周啊。

“欠世宗一死”成了名臣范质挥之不去的人生污点。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柴荣驾崩当天,急召范质托孤;柴宗训即位,加开府仪同三司,封萧国公。

赵匡胤返回汴州时,范质和王溥刚参加完早朝,正在单位食堂吃早餐(方就食阁中),忽然听到了赵匡胤兵变回城的消息。

“质下殿执溥手曰:‘仓促遣将,吾辈之罪也。’爪入溥手几出血。溥噤不能对。”

范质紧紧抓着王溥的手,悔恨地说“仓促遣将,是我们铸成的大错”。恐怕不仅仅是不辨真伪、仓促遣将的问题。把赵普推荐给赵匡胤的,是他;受赵匡胤怂恿,篡改世宗遗旨,不让王着当宰相的,还是他。

如今,前因后果一股脑地浮现在眼前,残酷的现实击溃了他的心理防线,范质悔恨至极,激动不已,抓王溥的那只手用力过猛,手指甲都掐进了王溥的肉里,以至于流血。而王溥则被这突如其来的变化吓得魂飞魄散,说不出话来。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