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五代十国往事 > 五代十国往事 第855章 泽潞之战2

五代十国往事 第855章 泽潞之战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潞州官宣造反。

李筠的幕僚闾丘仲卿献计献策,认为李筠势单力孤,即便与北汉结援,也难与大宋相抗衡,所以正确的反宋姿势应该是向西发展,控制怀州、孟州、洛阳等,以一记右勾拳迂回汴州,积蓄力量,循序渐进,千万不要直接南下泽州与大宋正面硬刚。

然而李筠却不以为然,“吾周朝宿将,与世宗义同昆弟,禁卫皆旧人,闻吾之来,必倒戈归我”,他认为自己德高望重,对自己的人缘信心爆棚,似乎只要自己振臂一呼,中原王朝就改姓李了。同时,他对自己的军事实力也有着迷之自信,“况有儋珪枪、拨汗马,何忧天下哉?”

儋珪,李筠手下一员猛将,善使枪,骁勇无敌;拨汗马,是李筠的坐骑,日驰七百里。

把人家孩子吓得,急忙“扑通”跪倒,拿脑袋撞地(守节矍然,头击地),说道:“陛下何出此言?必是有人离间我父子!”

赵匡胤像一位慈祥的老大爷,微笑着把李守节搀扶起来,和蔼地说道:“我听说你多次劝谏你的父亲悬崖勒马,但他执拗不听,这次派你深入虎穴,实际是想借我的刀来杀你呀。你如此忠孝,我岂忍心杀你?这样吧,我放你回去,你帮我捎一封书信,再劝劝他。”

在这封书信中,赵匡胤说得很直白露骨,“我未为天子时,任自为之,既为天子,独不能臣我耶?”

大意是孤儿寡母的后周王朝是一块儿肥肉,谁抢到算谁的,“陈桥兵变”之前,你也可以来个“潞州兵变”呀,我也没拦着你呀,你能向姓郭的姓柴的称臣,为什么就不能向姓赵的称臣呢?

这话是相当掏心窝子了,甚至不该从赵匡胤嘴里说出来。

李守节拜谢而去,中了赵匡胤的计。因为从他接过书信的那一瞬间,就等于承认了李筠有谋反之意,“此必有馋人间臣父也”的说法不攻自破。

如此一来,赵匡胤就已经得到了他想要的,可以师出有名了。

李守节还是图样图森破了,没有识破这位慈祥大叔的险恶用意,没能当场据理力争,竟然驰归潞州,继续劝谏父亲李筠。

李筠真恨不得一巴掌踹死他,“你若死在汴州,全天下都会骂赵匡胤;你回了潞州,全天下都会骂我!”

一不做,二不休,李筠当即找来幕僚,布置了一篇命题作文,题材是檄文,以反宋、反赵匡胤为主题,要求“辞多不逊”,骂死他丫的!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