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水浒逐鹿传 > 第七百四十四章 力挺到底(求订阅!)

第七百四十四章 力挺到底(求订阅!)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个更恶劣的事实就是,在编修《四库全书》期间,清朝廷大兴文字狱。

如乾隆三十九年,乾隆借口屈大均的诗词文章中有悖逆语,遂禁止将他的著作编入《四库全书》,还刨毁了屈大均的坟墓。

而所谓的“悖逆语”大体上存在三种情况:

一是明末清初的学者在他们的诗文中表达一定的反对满族统治的情绪;

二是有思念明朝的文句;

第一、修纂《永乐大典》时并没有像修《四库全书》时那样一次次的批阅、改进,有粗制滥造的嫌疑。

第二、《永乐大典》并没有像《四库全书》一样手抄了七部(加上原稿,共八部),然后分地藏之。

第三、《永乐大典》修成了以后,不让人看,普通读书人,乃至朝中大臣,永远都只能闻有其书,却不能见其内容,这也让《永乐大典》失去了其最大的价值。

第四、朱棣千不该万不该不该下令毁掉了所有书籍的原版本,令很多文化成为绝响。

最为让人遗憾的是,到了后世,《永乐大典》遗失了绝大部份,只剩百分之四。

三是在行文作诗时不避清朝的讳,如皇、玄、烨、胤等字不能随便用,不能避开时需采用缺笔或加笔的方法。

其实,更多的情况是当时最高统治者的捕风捉影和牵强附会。

如周亮工有“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的诗句,本来只是一种偶感:在夏日读书时,从窗中吹来的风把正在读的书翻乱了。

可清朝最高统治者却以为在讥讽满族人不识字,进而处置了周亮工,何其冤也!

这是人类永远无法弥补的文明上的巨大损失。

那……是不是说,《四库全书》就要强过《永乐大典》?

屁!

乾隆修《四库全书》是比朱棣修《永乐大典》用心,而且还弄出来了八部之多,甚至大多传于后世。

可这些根本掩饰不了一些更恶劣的事实。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