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文明破晓 > 第830章 全球沸腾的年代(八)

第830章 全球沸腾的年代(八)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此时何锐更多的注意力都放在印度洋周边。何锐提出的世界新秩序中,其贸易基础是中国元并不实行金本位。中国元只是1张纸,或者是1些记账上的数字。给与纸张或者数字赋值的是各国人民的劳动。

在战前的经济危机时期,中国最强劲的生产部门是造船业。造船业拉动了1系列的产业,维持了数百万的就业岗位,同样制造出了数千万吨吨位的船舶。之前那些船舶让中国国内航线彻底饱和,战争1开始,这些船立刻不够用了。

赶走了外国殖民者后,中国商船立刻替代了殖民者的船队,开始了中国与各个获得解放的殖民地贸易。无缝衔接的商业贸易的确稳定了殖民地的经济,让政治改革有了基础。但是这也改变了中国国内的产业结构。譬如,中国国内的黄麻生产业就遭到了灭顶之灾。

印度地区以及孟加拉地区的黄麻品质好,产量大。中国吃下了原本卖向欧洲的印度黄麻后,国内黄麻生产就滞销了。好在中国国内纺织业已经崛起,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布匹需求。印度地区与孟加拉黄麻的输入,只是影响到了几十万继续种植黄麻的中国农民的副业。还在可控制的范围内。

好的影响也很多,英国已经逼迫印度种植长绒棉。中国大量进口印度棉花,让中美之间中断的长绒棉贸易导致的棉花不足问题得到了解决。

西方面军只觉得如蒙大赦,立刻执行了撤退命令。就在德军对西方面军的包围完成之前,西方面军向北方撤退。在撤退过程中,挡住了包抄后路的德军,确保了西方面军撤退的通道。

在德国这边,希特勒得知德军没能围歼苏联西方面军的报告,确忍住了愤怒的爆发。战争打到现在,前线战况的确令希特勒感受到了苏联的实力。德军的装备已经得到了提升,但是面对苏联的t34坦克,德国4号坦克的50毫米炮顶多能从侧后方击穿苏联t34坦克的装甲。只有装备了75炮的虎式坦克才能勉强击穿t34坦克的正面装甲。

而且苏联红军还有kv重型坦克。这种坦克的装甲之厚,超出想象。在巴巴罗萨计划发动后的第2天,kv坦克即在立陶宛境内和德军坦克发生激战。德军为了解决这1辆kv2坦克,损失了6辆卡车,12门火炮,4辆坦克,1门88毫米炮。

当德军认为kv2坦克已经完蛋,前去检查战果的时候,发现6枚88毫米炮弹只有2枚击穿了kv2的装甲,另外确认到7个很浅的凹坑,这是50毫米炮弹留下的,而37毫米炮弹连1个坑都没有留下。正当德军检查完毕登上kv-2时,坦克炮塔开始旋转。结果德国兵不得不跟着炮塔1起跑,以免被机枪射中。最后,德军工兵撬开了kv-2炮塔舱盖,投入几个手榴弹杀死了乘员,才结束战斗

虽然事后德军的报告中认为,kv重型坦克机动性极差,并不适合野战。希特勒也认同这个看法,但是苏联在坦克生产上的优势令希特勒心情变得很糟糕,苏联在未来可以生产出更强的坦克投入战争。德军的优势完全有可能会被苏联1点点的消磨干净。

印度地区以及获得独立的地区,有着太多太多的产业,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单1市场,必须向这些地区放开。同样,中国本就产业链完善,也通过充分满足这些国家与地区的需求,让中国获得了广大的市场。

这不是以战养战,而是共同富裕。何锐之所以敢同时挑战欧美,就是因为何锐相信这个经济圈可以产生出足够的资源来维持战争。至于欧洲那个鬼地方,就交给世界人民解放军去解放吧。

但好消息也不是没有。海德里希以惊人的组织能力,派遣了大量劳工与技术工人,开始接管苏联占领的波兰境内的铁路,开始全面修复。经过10天的工作,竟然修复了200多公里的铁路,让1部分运输物资的火车能够开到德军的后方阵地附近,德军的卡车顺利的将物资运送到前线。

而且美国方面已经在对苏联宣战方面放松了1些,美国国务卿赫尔表示,如果德国能够拿出足够的证据,美国的确可以考虑根据情况,决定对苏联开战。

在这件事上,希特勒觉得美国看到了亚洲联军对外发表的公告,认为苏联完全有可能加入亚洲联军。到了那个时候,美国必须对苏联宣战。1旦美国对苏联宣战,就意味着苏联再没有可能与美国联手改变世界秩序。德国解决了欧洲的战略危机。如果美国对苏联宣战,德国就可以要求获得更多的美国技术,加快两国合作。

何锐的看法与希特勒差不多。美国国内反苏势力本就强烈,即便是罗斯福也没办法立刻扭转。反正何锐已经在战争爆发前对苏联提出了建议,此时苏联国内肯定不会感激何锐。但是苏联国内会很严肃的考虑加入亚洲同盟的可能。因为这件事能够证明中国对苏联的友好态度,降低苏联国内民族主义者对中国的担忧。

当然,苏联也可以选择单独与法西斯集团作战。如果苏联这么选择,并且真的能做到的话,何锐也乐见这样的局面。苏联自己顶住了,中国就不用花费巨资去支援苏联。这些钱可都是通过中国人民的辛苦劳动赋予的价值,能少花些自然更好。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