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带着游戏面板穿越四合院 > 第三百七十四章

第三百七十四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明报》从1959年金庸创刊,发展的极为快速顺利,更是又扩展了《明报月刊》、《明报周刊》等副刊。

《明报》文学报纸是最具有影响力的,妥妥的占据行业龙头位置。由金庸主笔在《明报》写小说,吸引了不少追逐名利的文人以及扑街作家,纷纷以自己小说散文刊登上《明报》为荣。

当然,《明报》对于作家的稿费一直是全港最低,金庸也是一直以‘文人自古重义轻利’安慰一些作家,说白了就是忽悠人。

《明报》的名气有了,不过也引起了港岛那些穷的叮当响吃不饱饭的‘文人骚客们’怨言,那些文人死要面子活受罪,再不满也只能同意《明报》那低廉的稿费养家。

即使《明报》是个剥削人的黑工厂,可惜其他报社也难以吸引优秀作家改投他家,金庸写完《鹿鼎记》也就封笔,从而被马家的《东方日报》超越,持续29年蝉联港岛报纸销量冠军。

港岛一直没有中文报纸,人们也无法得知清朝的一些信息,一直到了1858年前清时期着名的外交家、法学家伍廷芳收购宁波的《中外新报》。

伍廷芳先生在港岛创刊《中外新报》,报纸重新排版定位,成为了港岛第一份真正的中文报刊。

随后,1872年创刊的《华字日报》是港岛第二份中文商业报纸,当时主要提供清朝的朝廷消息,刊登一些船舶消息、货价行情、船期等消息,也早已停刊了。

经过100多年的逐渐发展,港岛现在的报纸行业五花八门,以小说闻名于港岛的《明报》和《文汇报》,以国外新闻着称的《星岛日报》,专门报道港岛新闻的《港岛日报》,也有专门报道马经和狗经的报纸。

当然还有很多是以刊登小黄文和名人八卦为生的花边小报。

张忠华也可是一个世界知名作家,忽悠一些人才来自己旗下的《玉皇日报》应该问题不大,实在不行就拿钱砸吧,砸不动只能说明砸的钱还不够。

港岛现在报社有65家左右,其中销量最好的就是《星岛日报》、《明报》、《大公报》、《工商日报》、《文汇报》这些,其他的报纸发行量很小也是勉强度日。

报纸的销量大小主要取决于小说的质量,新闻占据次要因素,报纸上的武侠、言情、科幻、散文等等也都是五花八门。

小报纸无法邀请大作家供稿,只能刊登一些风月小说和一些咸湿意淫的文章,勉强维持生计。

张忠华看着港岛报业历史的介绍还是挺吃惊的,他是万万没有想到早在鸦片战争时期港岛就有了报纸,中文报纸也有了超过百年的历史。

不过想想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炎夏的报纸有超过千年历史,历朝历代可是有官方报纸的,只不过多是官方内部的报纸,相当于内参。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