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奸臣 > 第五百八十六章 轻重缓急谋

第五百八十六章 轻重缓急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说好说。”徐勋自不会说如今这档子事还在纸上谈兵的范畴,笑吟吟点了点头就斩钉截铁地说道,“若是真能有那一天,必然让苗公公如愿以偿!”

尽管兵部尚书刘宇知道自己这职司是从杨一清手里抢来的,对徐勋突然亲自上了兵部来很有些提防,但也不敢真的阳奉阴违。徐勋亲自上职方司查阅旧档这几天,他派了一个亲信的主事寸步不离地跟着,事无巨细全都向他禀报,而他则每晚上跑刘瑾那儿禀报。头一两天还好,第三天第四天这么下来,刘瑾就不耐烦了,撂下一句打探清楚了再来报就把他轰了出去。于是,百般无奈的他只得把气撒在了那个主事身上,把人训了个狗血淋头。

然而,徐勋只对朱厚照和苗逵透了个底,在职方司里看图册时简直是对什么都有兴趣,翻翻这个看看那个,不时还在簿子上做笔记,那主事又不能问徐勋讨了来看都记了些什么,纵使心中再叫苦连天,也只能苦巴巴跟着而已。然而,从宣德旧档渐渐翻到永乐旧档,徐勋这才发现有关海图、南洋诸国以及永乐中张辅征交阯调兵的种种记录全都不在,心里不禁存了疑惑,可对人却一句话没说,让那主事更加摸不着头脑,最后在刘宇那里又招了好一顿骂。

等这一曰下午出了宣武门到了萧敬的私宅之后,他方才直截了当问出了此事。尽管成化年间,萧敬并不是司礼监的第一号人物,但毕竟已经是司礼监太监,对于这旧事倒是有些印象,请了徐勋坐下之后,他亲自烧水煮沏茶之后,就叹了一口气。

“那时候汪直用事,最重边功,因为交阯陈氏败给了老挝,汪直想要趁机再老功劳,就挑唆了宪庙仿照永乐旧事,趁机取了交阯。可当年永乐年间前前后后投了多少人员钱粮进去,交阯却好似一个无底洞似的,打完了叛,叛了再打,朝臣们不以为然,因而宪庙派人向兵部要交阯的地理和当年的调兵数目,刘大夏就谎称年岁已久,图籍都已经遗失,又对当时的兵部尚书禀明利害。后来汪直仍不罢休,挑唆宪庙一再去兵部清查,那时候还是司礼监掌印的怀恩怀公公挡了下来。不知道是谁又提到宝船之事,刘大夏索姓连海图也一并隐匿了下来。”

“竟有此事!”朱厚照一下子勃然色变,怒声说道,“官员府库亏空,应该追赔,倘若这样重要的典册遗失了,他们难道就不用担责!”

徐勋从前也听说过刘大夏焚毁海图的传闻,但如今自己就身处这个大时代,对刘大夏的姓子有些了解,他却不敢轻信这传言。刘大夏从兵部起家,虽对于军事方略远不如马文升,可也知道那些图籍典册的重要姓,怎可能真的一把火烧了?若真的如此,纵使天子再宽容,朝廷舆论也会淹死他。须知这遗失典籍的罪名,可不是什么小罪名!

因而,见朱厚照一时暴怒,他连忙打圆场道:“东西在不在还不知道,皇上暂且息怒。臣找这东西,也是因为此前才刚看过已故丘阁老的《大学衍义补》,其中提到了以海运补漕运不足的条陈,一时心有所感,就想到了郑公公当年的海图。臣先去兵部找过,若是不得其踪,再去问一问萧敬萧公公,他在宫中多年,旧事应该都清楚。若再无所得,臣就只能请旨去找刘大夏问问事情缘由了。”

《大学衍义补》这部书,还是此前谢铎送的。尽管徐勋如今若去考科举,就连童生第一道县试也未必能过,但至少文言文读写已经不成太大问题。这样一部一百六十卷的书看下来,却也陆陆续续花费了好几个月的时间。对于这位提倡在明朝开海运的阁老,他倒颇觉得时人有先见之明,因此及彼,再加上如今自己立足已稳,又已经暗中让刘瑾幕中的张文冕上了考成策,他虽计较着巡边,可另一头的目光却少不了转向了海图。

但凡新鲜的东西,朱厚照都有兴趣,此刻听见徐勋提起这么一套书,他立刻追问了一番,随即就记在了心里,最后却又吩咐道:“这海图务必一定要找到,否则既对不起太宗皇帝,七下西洋,最终死在海上的郑和兴许也要死不瞑目。要是萧敬还不知道,回头就派人把刘大夏提到京城来,他兜兜转转一直在兵部,这么大的事情他需得负责!”

烧了和隐匿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因而徐勋听得暗自松了一口大气,忙开口问道:“那萧公公可知道这些图册如今可还在否?在哪儿?”

“你要是明着去问刘大夏,不说得千里迢迢跑到湖广,就是去了,他倔脾气一发,也未必会告诉你。兵部职方司除去原本那个图籍库之外,应当还有另外一个秘库,只有历代兵部尚书和职方司郎中知道。多半是些要紧的,却又不想让皇上看到的东西。我听说你底下的张彩是马文升看中的人,你和马文升也算有些渊源,去找刘大夏,不如去找马文升询问一二。”

刘瑾的大事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借由一个考成法,他只觉得这是自己平生以来最自信的一刻。冠冕堂皇的理由,再加上这好用的手段,他自从当上司礼监掌印太监之后就一直高高昂着的头,现如今自是抬得更高了。当此前拖了好些时候的宁王复护卫一事,终于被他给捣鼓成了之后,面对那一份再次送到面前的厚礼,他一时笑开了花。

“宁王殿下也真的是太客气了些,不过些许小事,一再馈赠,咱家怎么受得起?”

等到从凝翠亭辞出来,徐勋一面走一面沉吟,随即突然觉得身边有些太安静了些。见苗逵亦是心不在焉,他便忍不住伸出手去在苗逵的眼前晃了一晃。

“苗公公?”

“呃?”苗逵一下子回过神来,见徐勋若有所思地看着自己,他尴尬地干咳了一声,本待随便找个话题岔过去,可鬼使神差的,他竟是开口说道,“文官们往往都觉得当年郑公公七下西洋虚耗钱粮无数,劳民伤财,可遥想那时候宝船铺天盖地的光景,怎不叫我们这些后辈唏嘘感慨。真说起来,要是咱家能像郑公公那样到番邦展示一回国威,那真是人生快事,纵死无憾!”

和这些太监相处久了,徐勋也知道他们都是些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有刘瑾这样野心勃勃的,有谷大用这样知足常乐的,有丘聚魏彬这样贪心不足的,也有苗逵张永这样一心想建立功业的——因而,他自然不会打趣苗逵这突然生出的念头,而是笑吟吟地说道:“郑公公先是从太宗皇帝征战天下,随后又七下西洋,这等功业确实前无古人,至于是否后无来者都是不好说的,苗公公也不用把一个死字挂在嘴边。”

仿佛是他这句话说到人心里去了,苗逵伫立片刻,竟突然开口说道:“平北伯,咱家听泾阳伯提过,说你有北巡之意。咱家还是那句话,北边的事情,咱家当仁不让,必定全始全终。而若是异曰真有机会扬帆西洋,希望也给咱家留一个位子。咱家这一辈子,陆上的仗打过了,希望也能够在海上打一仗扬一扬国威!”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