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望族权后 > 第1165章 宝器?祸害?

第1165章 宝器?祸害?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晋王这块硬骨头,必须啃下,他才有望成就大业,雄霸中原。

正在这个时候,突厥方的斥候却突然有了收获。

奇桑的亲信交托昆,旗下一队斥候,竟与敌方斥候迎面相遇,因对方只有十余骑,不敌败逃,虽未逮拿活口,却因仓惶逃命而遗弃一物,斥候从未见过那器物,上交将官,交托昆一见,奉为珍宝,忙不迭送至奇桑跟前。

那器物怪形怪状,非金非铁,黑色双筒,可用手握,中间有滚纽,内部嵌晶片,奇桑拿在手中掂量,心中不无诧异:这物件从未见过,似乎又有些熟悉,倒像是听谁提起过一样,却想不起来究竟听谁说过,有何用处了。

交托昆赶忙提醒:“汗王,这似乎便是长平公主曾经口述,说是多年前在宫中所阅一卷杂记,海外某国,便有这物件,仿佛名为望远镜,说是能察千里之外影像,公主还曾画出,令军中工匠仿制,奈何制出实物并无奇效。”

那封劝降表不可能为奇桑所认同。

杨怀犀离开后,他立即诏见诸部将领,别说义愤填膺的吐蕃人,就连铁勒、回纥等部也拍案大骂,纷纷叫嚷着要杀破潼关,狠狠教训狂妄自大的晋王贺烨。

琐细不用多说,首先一条,贺烨怒斥吐蕃兵勇在长安实施的暴行,勒令奇桑必须将吐蕃部所有士勇绑交大周处治,根本不认为那几个统领的人头就能平息长安百姓的怨恨,突厥必须讨伐吐蕃,胁迫吐蕃赞普亲自向大周告罪。

再者,突厥立即撤出玉门关外,向大周称臣,岁岁纳贡,服从节制,如此大周才愿给予突厥一个投降的机会。

吐蕃部的统领暴跳如雷,忍不住指着奇桑怒斥道:“汗王当初听信贼子谗言,残害我吐蕃将士,如今难道还甘愿向周国摇尾乞怜,一味贪生怕死,对我吐蕃反戈一击?”

阿史那奇桑倒也敢作敢当,看似已经完全冷静下来:“当初处死单增阿旺等人,乃因其不尊本汗王制定法令,也是为了盟军长远利益不得以而为之,然现今贺烨对我等意存羞辱,我又怎会毁损盟约自断臂膀?今日我既将此书交予诸位传阅,便是向各位开诚布公,虽然长安失守,对盟军有所不利,然则我方骁勇之师,尚且远远胜于晋王部,只要众志诚城,一定能大败潼关,夺占洛阳,到时还怕不能再获长安?”

这一番斩钉截铁鼓舞士气的话,方才平息了诸位部将的浮躁,他们因为极度愤怒,反而减轻了长安守失的沮丧,这让奇桑如释重负之余,他自己的心情却越发浮躁焦灼了。

因为长安失守,已经打破了他的全盘计划,不仅仅是没有退路的问题,这场战争再拖延下去,盟军立即便将面临粮草无继之忧,若不想将数载努力付之东流,便必须与贺烨决一死战,但奇桑根本没有把握。

因为他很清楚,只要贺烨退守潼关之内,避开与他正面交锋,他便难以立时突破潼关,若是回攻长安,如今城中可有营州部戍卫,武关说不定还有兵马随时支援,晋王贺烨显然掌握有他们没有勘明的蹊径,用兵神出鬼没,一旦与长安守军形成合围之势,战况便又将胶着,可盟军现在面临的窘况是,不能速战速决,便只好撤兵关外。

虽说未必没有东山再起之机,但阿史那奇桑怎能甘心?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