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神级复兴系统 > 第二百五十四章 被曲解的传统文化

第二百五十四章 被曲解的传统文化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是故男教不修,阳事不得,适见于天,日为之食。妇顺不修,阴事不得,适见于天,月为之食。

是故日食则天子素服而修六官之职,荡天下之阳事,月食则后素服而修六宫之职,荡天下之阴事。

意思是,天子对王后都是明媒正娶,天子掌握天下男子教义为阳,王后掌控天下女顺,阳道阴德,内外兼修治理国家才能昌盛。

连天子和王后都是分工执掌,民间的百姓夫妇自然也是阴阳结合,缺一不可,才能齐家安乐。

《诗经》里以《关雎》为首大量描写男女之情的诗篇也都说明了,华夏传统里从来就没有真正贬低压迫女性的意思,男尊女卑只是因为一些其他原因衍生的不良影响,不能归罪于传统文化。

两者不是奴役关系,而是一种互相督促的关系,而大多人可能只知道臣事君以忠这句话,而不知道前面还有一句,两者加起来,才是对于三纲中的‘君为臣纲’的真正解释。

只看一半就妄加评论,不是无知就是出于某种‘后真相’的不可告人目的,其心可诛。

三纲中的‘父为子纲’

《尚书》云:子弗祗服厥父事,大伤厥考心;于父不能字(爱)厥子。

这里面的解释是子女对待父母要恭敬,但是如果不能爱护养育自己的子女,也是有罪过的,所有‘父不父,子不子’。

《诗经国风》中有齐国篇,将迎亲之说,男子必须亲自去娘家迎接妻子,就算是皇帝也不例外,也足以见在婚姻关系中男女是平等的,而不是一味的男子为尊,女性无条件服从。

所以真正的三纲,不是一种主导强权关系,而是各司其职,互帮互助的共同体,不是单方面的无脑的责任与义务。

另外传统关于孝道的解释也不是一种灭绝人性的不平等奴役理论。

孟子曰: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意思是说: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

三纲中的‘夫为妻纲’

《礼记》云:天子听男教,后听女顺;天子理阳道,后治阴德;天子听外治,后听内职。教顺成俗,外内和顺,国家理治,此之谓盛德。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