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莺莺传 > 莺莺传 第25节

莺莺传 第25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一路上欢声笑语,直到到了赵家小院里赵吉和王氏的脸色才难看起来——自家屋檐底下的柴草煤炭增加了不少,但绝对没有买下的那么多。

脑子里一转就应该知道,不是那些送煤炭柴草的有问题。送柴草的并没有从赵吉和王氏这里拿到钱,和家里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没的说。送煤和炭的牙行小子更不用说,难道这么多年的主顾敢糊弄?

王氏一下就看到了对门西厢房屋檐下的柴草——因为厨房里存不下过冬的所有柴草,所以大家都会码在屋檐底下。之前出门的时候西厢房屋檐下头的柴草已经不多了,这时候却满满的......

赵吉和王氏觉得恼火,一是因为自家要的柴草,不管老二家里是不是真的出钱了,也不该截道儿。另外就是如果老二家没有出钱,那就又是方婆子补贴了......才为这件事有过不快,又来这一出?

第43章

过年的日子里,要是哪家的小子手上能有一把的炮仗,那绝对是小伙伴里的红人。更不要说这次王氏居然一口气给他买了整整一挂二百响的炮仗,这一回恐怕是要在小伙伴里风光一把了——他脸都喜欢的红通通的了。

“你这一年开始跟着你爹做事也是辛苦了,娘现在是奖励你。但是要记得一条,不许傻玩儿,有些小子比胆子,炮仗拿在手上炸,是那么玩儿的吗?你要是敢这么做一次,我就让你以后再摸不着。”王氏认真警告赵蒙。

赵芹芹最鬼灵精,大声道:“娘,我替你看着大哥,若是他不听话,我告诉你。只是,只是娘给我买个新的布娃娃好不好?人家卖的和家里做的不一样呢。”

还没做事就开始要报酬,这就是赵家小妹赵芹芹了,一时之间一家人都笑了起来。

旁边张掌柜一边让小伙计给打包东西,一边道:“弟妹要不要还买些盐,越到后头日子越难买到手。”

“小孩小孩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你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 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 炖块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 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大年三十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这几年南边冬日越发冷了, 说是薄雪无声, 但是湿湿冷冷的一口气上来, 那种冷比北方北方刮骨头的那种冷另有一种磨人。不过再冷也打不消年味儿——新朝建立起来已经五十年左右, 休养生息承平日久, 民间也渐渐日子好过起来。

至少扬州这样的地方, 绝大多数人家都要讲究过年的,只不过讲究多少上面有些不同。那些家里殷实的能从腊月起就过年, 直到出了元宵节才算完,中间各个日子过个遍, 家人好生欢喜。家里一般的则只能从腊月二十四过小年起,过到元宵。更困窘的不必说,也就是过除夕和元旦两日。

过不起年的不必说,那些是扬州城里的苦命人,虽然很少, 但的确是有的。

过年,既是好事,年节大典,热闹好玩,算是给忙碌了一整年的过去一个交代。也是一件难事,过年又称之为过年关,一年欠的账要归还,准备过年要许多花费。这些都是要钱的,而钱本身就是最为难人的东西了。

扬州是两淮盐运中心,八大盐商都在这里,少了什么都不会少了盐。平常盐价相比外地要低不少——这是当然的,盐商老爷们的宅子都落在扬州。所谓兔子不吃窝边草,不管他们本身是不是扬州人,把个扬州人得罪惨了总是没好处的。

但是冬日里盐价必然是比平常高一些的,这倒不是盐商有意哄抬扬州盐价——冬日里海盐晒不上来,偏偏腌制腊货要用到很多盐,盐供不应求,上涨是必然的。扬州的盐价还算稳定,听说别的地方如苏州杭州能翻好几个跟头,每年为这个都要整治一批炒盐价的商人。

王氏笑着道:“不用了,张大哥。上月我已经专门去盐店买了盐,过冬是足够了。”

冬日里盐价要涨是每年都会发生的事情,谁家不知道?所以凡是手上有余钱的人家都会在腊月之前就买足整个冬日需要的盐,今年王氏就是这么做的。

等到出了杂货铺,赵家一家人又在路上东逛西看。各种各样的零碎东西买了不少,等着手上挂满了这才心满意足地往回走。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