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莺莺传 > 莺莺传 第104节

莺莺传 第104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现在看来还是崔家好,表面上条件不如另外的人家,但是在希望稳定的赵莺莺家里,崔本是比其他所有人都更得一家人赞赏和喜欢的。

王氏与赵吉道:“这件事我已经和莺姐儿说过了,莺姐儿当时没有说话,什么也没有说,应当是默认了这件事。我到时候听说她和那个崔家本哥儿见过几面,想来是有些意思的。”

赵吉想起莺姐儿对于别人的提亲,都是没有什么好坏看法的,反正都是看赵吉和王氏的决定。那时候她也会随着别人说一两句称赞的话,如今一句话不说,这显然就是特殊对待了,很容易就可以得出她是默认的意思。

赵莺莺就是这样的人,喜欢什么不一定会说出来,但不喜欢什么肯定会闹的人尽皆知。

“挺好的,这样看起来就是本哥儿和莺姐儿两情相悦了,怎么说也比一般人家强!”赵吉倒是想的很开,明明是八字还没一撇的事情,说的倒是煞有介事。

王氏这里懂得赵莺莺的意思了,就去找丈夫赵吉。大概是因为自家对崔家实在是太过于了解了,以往她还要费心去了解提亲人家,这一次却是不用了。所以最后竟是先问了赵莺莺,最后才轮到赵吉,就是因为耗费时间短啊。

赵吉对于崔本,那自然是赞不绝口,直接对王氏道:“那孩子我亲眼看着长大的,再好也没有了,这两年也算是分家别过了。现在经营酒坊也算是蒸蒸日上,莺姐儿交给他我是极放心的!”

这和之前调查其他的求亲者完全不同,这大概就是对自家孩子和别家孩子的区别。而因为赵家和崔家两家算得上是通家之好,所以赵吉对于崔家格外了解。也完全相信崔本会好好照顾赵莺莺——这种情况下要是自家孩子都靠不住,那别人就更靠不住了。

简单来说,在向赵家求亲这件事上,崔本天然就比别的求亲者多了加分项。从赵吉的态度来看,几乎类同于侄子娶女儿了。而赵吉显然没有一个侄子要娶赵莺莺,所以崔本是独享这个加分项的。

外人猜测赵家一定会让赵莺莺嫁这样那样的人家,总归不是有权就是有势。但是他们忘记了,王氏和赵吉是一对父母,而真正爱孩子的父母就会想,到底什么样的生活环境才能真正有利于孩子。

王氏没有在这欢乐的关口泼赵吉的冷水,只是笑着道:“明日我就去和那个毛嫂说,就说这婚事我家应下了。这样的话也算是明明白白拒绝了钱举人家和梁家...要我说,这钱举人家也是奇怪,拒绝了也觉得是我家在矜持,实在是不懂。”

显然,整日只需要算计买菜的王氏不会明白,很多时候人只会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对于钱举人来说,大概是真的不愿意相信赵莺莺这个小商人之女,会拒绝自己的提亲,所以才有了现在的情形。

“嗯,这件事你决定就好。”赵吉一贯不在这些事情上为难王氏,只是叮嘱了一声:“那梁家还是专门说一声咱们家不答应提亲的原因,总不能连一声告诉都没有,那实在是太失礼了。”

王氏对于这些眼睛都不眨一下地答应下来,这也是交往的礼节,她当然没有二话。不过当务之急还是第二天的上午她亲自去找了毛嫂,关于赵莺莺定亲的事情她总算选择了一个合适的对象,她也想早些把事情定下来。

所以就像是之前毛嫂找到赵家一样,王氏也赶在上午去了她家。不同在于,王氏显然不知道毛嫂住在哪里,她是靠着打听才来到毛嫂的家的。然后拍响了毛嫂家的小门:“毛嫂毛嫂,在家吗?”

而对于华夏这个民族的父母来说,孩子飞黄腾达自然很好,出人头地也算是每个男子汉的梦想。但是对于父母来说,最最好的,还是稳定,可以说稳定压倒一切!

就像是两条路摆在一个王孙子弟面前,一个是征战沙场,国家许诺过重重的奖赏。到时候闻达于天下,可以说是人人都想要的。另一个则是国家安排一个闲职,这个闲职没有什么太多的事务,最适合的就是养老。

去问这位王孙子弟的母亲,是选第一个还是第二个。听起来或许会很不可思议,会为自己选第一个的人,最后却会为孩子选择第二个——其实也不是那么奇怪,毕竟征战沙场风险还是很高的。而坐在闲职上,有危险的几率几近于零。

虽然会很没有出息,但谁不想子弟过这种没出息的日子?

现在的赵莺莺也是一样的,钱举人家里很风光啊,梁家似乎也不错。但是这两家一个是里头水浅王八多,赵莺莺事情实在太多。另外一个麻烦似乎也不少,母亲那边的,大姐那边的——赵莺莺又不是嫁不出去了,何必这样将就。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