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莺莺传 > 莺莺传 第164节

莺莺传 第164节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说话就被张太太打断道:“二十八岁还没有成亲,该不是有什么毛病吧?”

其实穷苦人家三十多岁打光棍的好多呢,只不过以这位秀才的身份和蒙馆夫子的工作,实在是没有打光棍的理由,于是张太太一下就有了不好的联想。

毛嫂未免张太太往不好的方向联想立刻解释道:“并不是这么回事,是这位秀才公结发妻子在两年前没了,如今是再寻淑女。”

见张太太要发怒,她又连忙补充道:“太太别生气,这位秀才公虽有结发妻子,却没有个一儿半女。所以姐儿若是真嫁过去,那也和原配妻子没有什么两样。”

这句话和别的妇女说都能够过关,偏偏只有张太太不行。她这人实际上多符合规矩先不论,至少这些表面上的规矩她比谁都来的看重。在别人看来原配没有孩子,那续弦就和原配没两样,可对于她来说原配就是原配,续弦就是续弦,这一点名分已定!

再者说了, 江南这块地方苏州、杭州、扬州, 读书人多,少年神童也就多了。下围棋有‘二十岁不成国手, 一生无望’的意思, 在江南这片地读书也是一样,虽不乏大器晚成的存在, 可是绝大多数的才子在少年时代就会崭露头角留下一些佳话。

出名要趁早,要是过了二十岁依旧一无所得并且无人知道,那么基本可以确定这是一个不会太有前途的学子了。如果这个学子还没有一个好家世,那么陷入老婆都讨不着的可悲境地也不是不可能。

大概正是因为这一点,李秀才家才会如此急切地给大儿子找媳妇。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要是明年科举依旧不能过关,他家哥儿的身价就得再往下降。如今都不好寻摸婚事,到时候就更加不行了。

见张太太不为所动, 毛嫂这才可惜地说起其他的选择——的确挺可惜的,为了促成这一桩婚事李秀才娘子许的好处比一般的多呢。

“这个不满意也不要紧,女人嫁人就是第二次投胎,后半辈子就这一回了。太太慢一些来才是有理的!您看看这一个,家住小三巷那边,如今已经是秀才了,做着蒙馆里的先生呐!”

冷哼一声:“我家的女儿怎么可能做续弦!绝不可能——那不是一进门就得给人家牌位磕头?百年之后放另外还只能在人家旁边放个小的。说的不好听一些,和小星也没有什么分别了。”

这样说的话毛嫂就无话可说了,值得陆陆续续推荐别的后生。一个个地说,都算是左近过得去的,只是在张太太这里总有一些不太满意的地方。她自觉自己已经放低了很多要求了,算得上是委曲求全。疑惑就疑惑在怎么这样还是没有一个要求以上的后生?想不通。

这些人家都说完了也不见张太太点头,毛嫂只得拿出最后第一个人家道:“这最后一个了,若是这个也不成我也没有法子了。”

最后一个是甘泉街钱举人的儿子,这位钱举人正是当初向赵莺莺家提亲,想娶赵莺莺做续弦的那位。这一次是他的庶长子要说亲来着——别看是举人老爷的儿子,说起亲事来一样为难。

听到这个张太太有了兴趣,忙问道:“已经中了秀才?那倒是一个少年才子。他今年多大,家里还有什么人?”

“只有一个老爹要养活,其他的就是一个已经出嫁的大姐,并不用算在里面。至于年纪,二十多岁比贵家姐儿要大一些,但也还合适。”

二十多岁这个说法立刻让张太太起了疑心,本身是秀才还做着蒙馆的夫子,应该不愁婚事的。就算因为眼光太高或者别的原因才这样,加上毛嫂说的这么含糊也显得过于巧合了。

于是皱眉逼问道:“二十多岁到底是多大,二十一也叫二十多岁,二十九也是二十多岁呢!”

毛嫂见瞒不过,也晓得小三巷离这边近随便就可以打听到。于是只得实话实说道:“是二十八岁,不过男子年纪大一些本就不妨碍——”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