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寻道笔记 > 第九十六章 十三鬼穴治妖鬼

第九十六章 十三鬼穴治妖鬼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张道长执个手礼,道:“今日庙内颇忙,故而如此。既然先生(本为善人,据前文统称之位先生)尚有要事,今日便在此为先生医治。”

蔡木更撇一眼台下十余人,虽未出声,但其意不言而喻。

立于旁侧的小道僮立时笑道:“先生莫小看这十余位道长,他们医术均是了得,一试便知,亦无须多少光景,先生既大可诊治过后离去不迟。且今日会诊诊费,一楖免除。”

蔡木更岂会不知这十余位之厉害,昨日那姓陈的道士可是在其内,能与那陈姓道士一齐,医术自是不会差,无非便是想多瞧瞧这道医手段罢。随即借坡下驴,道:“那好,哪位为我诊治?”

小道僮得张道长示意,领着蔡木更行至台前事先安置好的切诊桌处,拉得一张座椅,道:“先生在这候着便可。”

张道长一瞅那些个中医,遂与台下一众年青人道:“自然大道的顺变演化过程便是虚化神,神化炁,炁化形,形生而产生万物,物形一旦形成,道炁则滞塞不通。自然大道的逆向回归过程便是形化炁,炁化神,神化虚,当进入虚明境界后,虚实相通,方能穷通万物而复归于道。故而,于道家而言,《道德真经》五千言即是叙述一归根复命之过程。

人于大道自然之认知,须历经五大阶段,一为体于物而知‘身’,二为体于形而知‘炁’,三为体于炁而知‘神’,四为体于神而知‘虚’,终得体于虚而归道,此便是我道门炼己筑基、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五境,终与道合真。然于此五阶之中,众生绝大部分固囿在一个‘体于物而知身’的初级阶段与过程之中。”

听得这张道长讲述,台下一群修习中医的年青人立时起了兴趣,先前那曾问常徵的年青人起身道:“张道长,什么是‘炁塞’?”

张道长道:“炁之滞塞既是人知晓事物本质之障碍,亦是疾病产生之缘由。道家修真者的‘体于物而知身’,穷通塞之端,体形炼真炁,修心归虚明,回首返先天。君子体物而知身,体身而知道,此便是修真者必然实践之过程。体于身知炁,是一个较长时期的艰苦历炼修持过程,亦是掌握道医学之基础......”

不待其话落,一道僮窜入讲经堂,也不顾贵客在旁,直与张道长说道:“师父,方才那人闹起来了。”

“这是什么意思?”蔡木更嚷嚷道。

小道僮笑道:“先生无须如此,这十余位道长一一为先生诊治。”

足折腾了近两炷香功夫,张道长方与李煦宁十余人道:“如此,哪位先来?”

“诸位承让,由我打头罢。”起身的是轩辕派一年青道士,其早已候得颇不耐烦,起身数步便闪至切诊桌前。招呼一声,三指直按上蔡木更寸口位,乃是寻常三部九侯诊法,不至二十息便将其手腕放开,道:“行了。”反手化出一枚银针,炁劲一荡,至将那银针震得蝉鸣不止。

张道长抿口茶,问到:“为何?”

那道僮道:“今日因几位道长均在大殿,现今馆内仅廉贤道长坐诊,此时已拖不得身,故而请那人稍待些许,哪知那人便如此闹起来。”

“原来如此,”张道长微微点头,随即望向李煦宁等十余人,道:“如此,便打擂台罢。”再而示意那道僮将人请来,后者点头应允,闪身而出。

约莫十余息,那道僮领着蔡木更行至讲经堂。

蔡木更面色一赤,大声道:“你们这道医馆怎么回事!先前将我带进来,瞅了一会就让我等着了?我可没那么多时间等。”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