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代晋 > 第 七七四章 愿景

第 七七四章 愿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样可解决燃眉之急。并且将来中正评议和科举上来的人员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强化政务和军事水平,以免出现诗文写得好,但政务的手段低能的情形。

总之,李徽要做的事情很多,脑海中的愿景蓝图很多。但李徽也知道,1切都不能操之过急。饭要1口1口的吃,1口吃不成个胖子。

目前,除了最紧迫的几件事之外,李徽需要做的是摆脱1些不必要的束缚。比如谢安和司马道子都提及的要给予东府军扩军员额和拨付钱粮的事情。

若是在以前,李徽自然是来者不拒。但是现在,李徽却决定拒绝不受。绝对不能给他们插手徐州事务,左右自己的机会。不能让朝廷占据道义上的上风,从而以为可以对自己指手画脚。更别说司马道子和谢安了。

在李徽看来,这两个人都动机不纯。想要把自己拉入皇权和世家之间争斗的漩涡之中,那是休想。

当然,这些事交由徐州都督府副都督,东府军统军将军的周澈主持。专业的事情由专业的人去做,李徽只是提供1些建议,进行1些方向上的把控便可。

李徽接下来要做的便是对于徐州的政务和相关系统进行酝酿改革。政务上第1个要做的便是建立新的取士的体系和渠道。李徽本想着大刀阔斧的进行颠覆,摒弃原有的中正评议制度。但是,考虑之后还是决定不要太激进。

目前而言,完全颠覆9品中正制的条件不成熟,很可能回破坏徐州世家大族和自己目前的和谐氛围。同时,也会令南方大族生出疑惑,认为这是1种背叛和抛弃。

况且,新的取士没能建立,也没能展现出其优越性之前,不宜过于激进。

所以,李徽决定采用双轨制度。9品中正制的评议依旧进行,但另1方面,需要建立科举考核制度加以补充。两者相结合,在1段时间里共存,最后进行替代。

因此,李徽写了1封更加冠冕堂皇的奏折呈递上去,干脆利落的进行了拒绝。

为此,在保留荀康大中正官的同时,任命赵墨林为徐州文学从事,职责便是在徐州建立官学,招募学子入学,地方郡县也开办县学郡学,进行3级教育。

在教学的内容上,自然要以儒法为主,摒弃玄虚道学,禁止官学谈玄论道,空谈玄虚。同时开展1些建造算术格物等方面的学习。比如,请葛元这样的人教授物质化合转变之理,摒弃玄虚神鬼的那1套东西。

基本上的大框架便是,在3到5年内,将整个学堂教育体系搭建起来。通过大力教授儒法之学和其他简单的格物算术等学习培养新1代的人才。通过科举取士来选拔官员,最终纳入徐州的官员和小吏的体系之中。

李徽知道,官员的为政能力很重要。特别是不久要进行北伐,很可能会令徐州的面积增扩1倍,将会有大量的官员短缺。对于这个问题,李徽决定先打个补丁。

他酝酿在淮阴建立1所军政官学,士族子弟,军中有潜力的优秀低级士官,1些口碑较好的低级官吏将会入学,通过1年的强化学习,对政务军事和其他1些方面进行强力灌输。李徽自己和荀康周澈李荣以及优秀的官员和将领进行教学。考核合格之后,方可授官上任。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