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蜀汉 > 第五百五十四章 陇西辛氏的投名状!

第五百五十四章 陇西辛氏的投名状!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同皇室、诸侯的父传子完全不同。

还有王氏,王导死后,王氏在朝堂上的话事人是侄子王彪之,而非儿子。

庾氏也是如此,庾亮死后,兄弟庾翼、庾冰掌权,而非儿子们。

世家不同皇室、诸侯,他们的主要权利来自于官位,没了官位不过是影响力稍大的豪族罢了。

天下有许多几岁、十几岁的皇帝、诸侯王爷,可十几岁的太守、刺史、宰相太过希奇。

不过谢安、谢玄死后,谢氏的权力也相应变弱很多。

东晋权臣桓温所在的庾氏也是如此。

桓温掌权前,他父亲桓彝不过是宣城内史,根本不入品级。

可桓温上台后,桓氏一跃成为左右天下局势的庞然大物。

皇帝用官位拉拢一个世家对付顶级世家,不过是换个世家掌权罢了,王、庾、桓、谢轮流掌权不正是说明此举不行吗?

当官是需要一定资历的。

世家为了保证家族的权力,只有将权力交给更为成熟的兄弟、或能力更强的侄子,不一定会给儿子。

世家间权力传递,能力要强于年龄。

桓冲比桓豁年纪小,却是桓温死后桓氏的掌权人。

至于除了推恩令与科举制之外的铲除世家的办法,有是有。

庾亮是晋明帝的大舅哥,晋成帝、晋康帝的舅舅,是东晋外戚。

庾氏掌权便是东晋皇帝用来对付王氏的一个手段,结果不过是培养出另一个权臣罢了,对重振皇权完全无用。

至于分化世家内部,所谓推恩令效果想必也是不会好的。

桓温的权力堪比西汉霍光,甚至还要大一些,更是差一点取代东晋。

桓温死后,桓氏的权力没有交到长子桓熙手中,而是给了弟弟桓冲以及桓豁。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