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中华兵王 > 第193章 寸土不让(一更求花)

第193章 寸土不让(一更求花)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所以,此时杀不杀张作霖,还必须有待进一步衡量才行,要想衡量出决策来,首先要真正的接触张作霖本人才行。

打定了主意之后,萧飞便在紧锣密鼓的筹划这件事情,四处打听张作霖入京之后的信息。

张作霖入京之后,先后受到了段祺瑞、冯国璋、曹锟等人的接见,这些北军军阀中的头目早就看出了张作霖势必会成为日后东北三省的头目,拉拢他会对将来的仕途有很大的帮助。

不仅这样,就连友贺八郎等人也亲自拜访张作霖下榻的宾馆。

这一日,也便是公元1914年11月6日,张作霖入京之后的第七天,美日爆发战争的第三天,友贺八郎等日-本名流集体宴请张作霖,而且还有不少军中大员在场。

张作霖同样是民国时期的一代枭雄,从本质上说他跟萧飞也是同一类人,都是为了掌握权力而杀伐一生,浴血战场,此人在东北三省摸打滚爬了几十年,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之后,封他为第二十七师师长,此时的张作霖还没有独掌东三省乾坤,萧飞选择这时候除掉张作霖,是最好的时机。

张作霖成长的环境极其阴暗,那时的中国是一片混乱,东北地区尤甚。清朝政府腐败透顶,中国大好河山任人宰割。沙俄强行割去中国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仍觊觎中国东北的广袤土地;中国甲午战败,日-本魔爪深入中国东北。官吏横征暴敛,百姓不堪忍受。一时间,土匪蜂起,啸聚山林,打家劫舍,百姓生活更加痛苦了。

张作霖家境贫寒,穷困潦倒,一度过着无衣无食,任人欺凌的生活。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他便抱着一线求生的希望,从军了。甲午战败,他逃回了辽西。他是个不甘寂寞的人。他不想像他的同乡那样过着衣食无着、平淡无味的生活,他想换个活法。袁世凯出任大总统后,191年,张作霖被任命为第二十七师中将师长,掌握一定的军权,因此,更加引起日-本当权者的注意。然而,尽管张作霖一个劲地巴结日-本人,但在日-本统治集团的军政两界,对张作霖却存在截然不同的两种看法。这些看法是和当时日-本极力推行的“满蒙独立运动”紧密相关的。所谓“满蒙独立运动”,其实就是日-本人推行的要把中国的领土割让给日-本的运动。日-本妄想把内蒙东部和整个东北变成一个实体,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建立满蒙王国,由日-本托管。

一派认为,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依靠宗社党和内蒙叛匪。而宗社党的头目就是清朝的肃亲王善耆,191年1月5日,清廷举行最后一次御前会议,决定清帝退位。宗社党坚决反对。他们为了保存实力,肃亲王善耆等一伙六十余人,在北京守备队队长日-本顾问菊池武夫的协助下,于月5日密潜到旅顺,被日-本人保护起来,待机而起。宗社党是一个以复辟清朝为宗旨的反对资产阶级革命的反动组织,其成员都是清朝的宗室贵族,遗老腐儒。他们积极投靠日-本,企图东山再起。日-本也正想利用他们,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一派是日-本参谋本部(二部)、日-本关东都督和日-本浪人川岛浪速等。他们认为,张作霖是实现“满蒙独立运动”的最大障碍,必须除掉。

另一派认为,实现满蒙独立,应该利用张作霖,张作霖是日-本的最好帮手,应该鼓动张作霖独立,日-本便可兵不血刃地占领东北。这一派是日-本参谋本部次长田中义一、日-本外务省和日-本驻奉总领事等。两派互不联系,各自活动。

但是至于友贺八郎等人是支持除掉张作霖,还是利用张作霖,萧飞就不得而知了。

历史上记载,张作霖是个很圆滑的人,日俄战争时期,他左右帮忙,又左右打击。弄得无论是沙俄还是日-本,都不敢得罪他,当然,他也因此得罪了双方。日俄战争期间,他周旋于清廷、日-本和俄国三者之间,应对自如。对于朝廷的“中立政策”,他持阳奉阴违的态度,对于恶斗中的日俄双方则采取双管齐下、投机取巧和从中渔利的立场。经历了复杂环境磨炼的张作霖,练就了一身同时对付几个敌人的本领。

萧飞在这时候选择除掉张作霖,还有一个原因,张作霖于前日到达了北京,接受袁世凯大总统的册封,在这时候杀掉张作霖,绝对是一个大好的时机,一旦放虎归山的话,张作霖在东北称王的话,就很难解决他了。

如今,沙俄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自顾不暇,在东北的驻军也逐渐撤出了,而美日两国掀起了大战,日军也渐渐撤离了东北,这对于张作霖来说是一个坐大自己实力,在东北称王称霸的绝好机遇,一旦回到东北的话,他势必会改旗易帜,分裂中华民国的江山。

但是,还有一点,是萧飞所担心的,此时如果除掉了张作霖,他的部将或者儿子接替他的位置的话,如果他们怀有共和之心的话也就罢了,一旦他们也想分疆裂土,称王称霸,到时候还是难以对付的。

不过,张作霖死后,多半是他的儿子张学良接替他的位置,只是如今的张学良年纪尚浅,能不能镇压住叛军还是一回事呢。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