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宫廷悠游岁月 > 第 151 章 宫廷岁月151

第 151 章 宫廷岁月151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里说的广南东路的转运使,其实就是当初推荐过林美人的那位。

林美人用带‘毒’的云母片害人,入宫前还有过害人性命的往事(与这相比,曾经流落娼门倒不值一提了),事发之后自然是悄然没了声息。只不过为了宫里的体面,她的事儿没有摆在明面上办,都另找了名目掩人耳目......

林美人如此,推荐他的官员自然也是一样的,不可能有好下场。虽然那官员当初也不知道林美人手里有人命,但封建社会‘连坐’是普遍的,没人觉得这有问题。作为‘林美人’的举主,原广南东路转运使不受连累,在知情人看来才真是不合理呢!

更何况,那官员虽然不知道林美人手里有人命,会用那种‘致命云母’害人。但林美人出身风尘他还是知道的,他甚至亲自出马替林美人掩盖了出身,改换了一个至少没那么糟糕,达到最低入宫标准的来历。

别的不说,这就是‘欺君之罪’了!也就是事情不好公开来说,不然正经治罪,也不会比现在更好。

送东西的宫女离开后,罗颂贞还有些奇怪道:“娘娘怎么点名要这南边来的杧果?难不成以前吃过?可以前咱们玉殿没得过这个啊...别说咱们玉殿了,这东西怕是宫里都不多见,上回进贡来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事儿了。”

进贡到宫里的东西,有些是成定例的,算是日常供应,有些则不然。后者很有可能就是地方官,或者去到地方的外戚勋贵之流,看到了什么不错的特产,以自己的名义‘孝敬’到宫里的。宫里如果觉得好,说不得又会多一样新贡物。

这种事有时是好事,有时是坏事。在大燕就还算好事,因为大燕的宫廷运转是相当‘商业化’的,地方进贡都是采购制——这在后世看来是理所应当的,拿钱买货、天经地义。然而在皇权至上的封建社会,就不见得了。

地方特产是可以演变成特别的税赋,规定当地一定要无偿进贡的,最多就是允许拿这抵别的税赋——这听起来尚可接受,可放在地方就是一个大麻烦!因为规定是规

()定,具体执行的还是人!这种独立于系统之外的特例尤其如此。

“掌膳!?[()]?『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发现郭姑姑过来,罗颂贞忙道:“掌膳晓得这杧果的事儿?如今怎么又有了?”

“说来也没什么。”郭姑姑解释道:“好像是官家命人去宫外采购一些少见的南北果子,这才寻见的,本就不是下头人的孝敬。”

罗颂贞还没说什么,一个年龄极小的司膳内人就拍手笑道:“我知道了!这一定是官家为我们娘娘特意吩咐的,这宫里的娘娘嫌瓜果之类的寒凉,就是夏日都是不敢多吃的。也只有咱们娘娘格外喜爱,素来也不忌口。”

宫里的后妃大多抱着朴素的认知:女人身体属

()阴,本来就容易体寒,‘寒凉食物’最好少吃。不然的话,身体不好是小事,最怕的是因此有生育上的障碍。

遇到个好官,当地百姓或许还能正常生活。遇到了不好的,天知道会变成什么样!

不是地方特产的东西有时也好不到哪去,很多时候宫廷会有一个定死了的价格,不管别的情况,反正就是这个价格——杜甫诗中,宫内的宦官用系在车上一点儿微不足道的绢布换走了一车炭的故事,就来源于此。

站在宦官的角度他甚至不觉得自己有问题,这一状告到天上去,自己也有理!因为宫廷获取‘贡物’的成本就是这样的,定例如此。只不过往常都是宫内直接找到京城里各行各业的行首,直接‘交易’,行首也不可能让某一人、某一家承担,大家一起平摊,就能接受了。

杜甫诗中,国家的掌控力已经不行了,没有了原本宫内宫外的那种‘默契’。只管‘照章办事’,而不在乎明摆着的‘不合理’之处,这才祸害到了民间。

玉殿内膳房如今的‘掌膳’郭姑姑知道一些,就道:“这原是早先那位广南东路的转运使在任上时,曾进上过的。不过当时官家只当是地方的稀罕物,也没有鼓动下头人都这般进上的意思,所以收下后别说归为常例,连个多余的话儿都无。之后又有林氏的事儿,那位相公虽没有一贬到底,可也受了牵连,这下更无人接着提一个小小杧果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