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 第122章 壁上挥毫

第122章 壁上挥毫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贾环站出来,朗声问香莺姑娘道:“香莺姑娘,听说这姓张的,家里也有当官的?”

香莺姑娘小声回答道:“张公子,他的叔父是礼部的员外郎!”

考生人群里,也小声窃窃私语。

贾环道:“据说五天前,他不在家里温书备考,与他的官员叔父,去芙蓉楼宴客,不知是请哪位官员呢?该不会也是今日考官之一吧?”

香莺姑娘紧闭小嘴,不敢回答了。

古代科举制度,是从隋朝开始的,到了唐朝,科举制度有了发展,有部分考试开始糊名了,发展到了明清时代,后面的乡试与会试,已经非常严格了。

明清科举在初级阶段的童子试,还是比较开放的,说穿了也是留有空间,便利于名门望族,官宦人家操弄童子试。

童子试是不糊名的,一个考场的主考官,权利都是极大的,可以说一言可决,很多考场,出现了考官兴趣所致,当场就阅读起考生的试卷,看的高兴的,还出现当场就直接点为榜首的佳话!

明朝,清朝的科举制度,从乡试开始,才有严格的防舞弊规范,糊名、誊抄、校对。

将考生的名字编号登记单独造册,然后安排人将考生试卷誊抄一遍,誊抄的卷面上没有名字,只有编号。再安排专人校对两份试卷以防抄错或故意修改作弊。最后誊抄的卷子,才送考官们批阅,原试卷封存,在公布名单前,再拿出来校对,以防错误或作弊。

张兴紧张的大声道:“你在那里胡猜些什么?现在,是大家怀疑你中榜首的事,你拉扯我干什么?”

名门望族,勋贵,官宦之家的子弟们,想弄到一个秀才功名,还是不难的,难的是后边的乡试与会试。

郑玄冷笑道:“贾贤弟是饱读诗书,有真才实学之人,岂是你这种卑鄙小人,能随便诬陷的,衙门就在里边,你如不信,可自找主考官,调阅贾贤弟的考卷出来查看。”

张兴嗤笑一声,继续煽动人群道:“调阅试卷,能证明什么?兴许那试卷上的文章,都不是他写的,大伙可还记得,前几年,有个官宦人家的子弟,考试的当天,他还在青楼中饮酒作乐,放榜的时候,他的名字赫然上榜。”

附近的考生与平民,听到张兴所言,都暗暗点头,前些年,也的确发生过有这样的事情,考试作弊,是常有的事,如此狂妄自大的,的确不常见。

由于张兴闹事,衙门的衙役已经禀报了官员,主考提学已经走出来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